《物理学报》由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33年,原名《中国物理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创刊初期用英、法、德三国文字发表论文,1953年易为现名。
《物理学报》首任主编为我国第一代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与丁燮林,随后担任主编的有吴大猷、王竹溪、黄祖洽和王乃彦,现任主编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欧阳钟灿院士。70余年的变迁,《物理学报》从初创到成长、壮大,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我国现代物理学崛起与发展的梗概和脉络。现在,《物理学报》已成为目前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面最广的物理类学术期刊,赢得了国内外物理学界的普遍认同和信誉,受到包括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内的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中国权威性的物理刊物”,奠定了它在中国科技期刊中的重要地位。
《物理学报》被SCI-CD,SCI-E,Scopus,CA,INSPEC,EI,JICST,AJ和MR等检索系统收录。根据SCI数据库统计,2013年《物理学报》的影响因子为0.845,总被引频次为8589次,其被引频次连续11年居中国物理类期刊之首。
近年来,本刊以提高质量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主线,在办刊理念、学术品位、编辑质量、出版发行与宣传,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特别是进一步提高期刊学术水准,面向国际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以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建设为依托,跟踪热点课题,提高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导向性和权威性。刊登了一大批由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组成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973”基础研究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优秀科研工作和成果。
《物理学报》先后获得第一、二、三届国家期刊奖,2001—2010年度“百种杰出期刊”奖,中国科学院特别奖、一等奖等多项重要奖项,2009年获得“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荣誉称号,2010年荣获出版界国家最高奖——中国政府出版奖期刊奖,2012年和2013年连续获得“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荣誉称号,2013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定的“全国百强科技期刊”。
《物理学报》记录了我国物理学科研的历史,为我国物理学早期的发展、物理学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作出过重要贡献。当今时代,科技期刊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进步的重要标志,面对国际期刊的挑战,中国期刊的使命更加艰巨。科技期刊工作者当与科学家团结合作、互相支持,共同营造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优良环境,让中国科技期刊加快融入国际学术交流,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中国科学院 主管
—
中国物理学会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主办 — 出版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主办 — 出版
刊期 : 半月刊
创刊日期 : 1933
语种 :
中文
主编 :
欧阳钟灿
ISSN : 1000-3290
E-ISSN :
CN : 11-1958/O4
收录: SCI,CSCD,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Eu2+的掺杂浓度对BaAl2Si2O8:Eu2+荧光粉发光特性的影响
- 力学系统的二阶梯度表示
- 二氧化钒薄膜低温制备及其太赫兹调制特性研究
- 一种外延生长高质量GaN薄膜的新方法
- 基于光放大的长脉冲抽运太赫兹激光
- Y2O3-Eu2O3-SnO2三元系固相线下相关系及其发光性质研究
- Ce:YAG晶体和透明陶瓷的光学和闪烁性能
- 三维热场致发射模型的数值模拟与研究
- 广义混沌同步中的多稳定同步流形
- 表面黏附导致的接触行为转变
- 具有带头鼓掌者的掌声同步
- 基于光子晶体光纤中多抽运四波混频效应的新型光层组播技术
- 一种新型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特性研究
- 磁层-电离层耦合过程中等离子体粒子运动的周期轨*
- 分析热力学的应用:平衡态热力学中温度的相对论变换
- 有限区域条件下离散时间系统的反控制与电路实现
- FeCo基纳米晶合金高温交换耦合作用机理
《物理学报》编委会介绍
顾问:
- 陈佳洱 教授, 院士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 冯 端 教授, 院士 南京大学物理系
- 黄祖洽 教授, 院士 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
- 李政道 教授, 院士 Columbia University, USA
- 李荫远 研究员, 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丁肇中 教授, 院士 CERN, Switzerland
- 杨振宁 教授, 院士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USA
- 杨福家 教授, 院士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
- 周光召 研究员, 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王乃彦 研究员, 院士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梁敬魁 研究员, 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主编:
- 欧阳钟灿 研究员, 院士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副主编:
- 赵忠贤 研究员, 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杨国桢 研究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张 杰 研究员, 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
- 邢定钰 教授, 院士 南京大学物理系
- 沈保根 研究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龚旗煌 教授,院士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 薛其坤 教授,院士 清华大学物理系
- 沈 平 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系
编委:
- 2011--2016
- Prof. F. R. de Boer van der Waals-Zeeman Institute der Universiteit van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 Prof. H. F. Braun Physikalisches Institut, Universitat Bayreuth Germany
- 陈东敏 教授 Rowland Institute for Science, Harvard University USA
- 冯世平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
- 高鸿钧 研究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顾长志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胡 岗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
- 侯建国 教授, 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
- 李方华 研究员, 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闵乃本 教授, 院士 南京大学物理系
- 聂玉昕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潘建伟 教授,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 沈志勋 教授 Stanford University, USA
- 苏肇冰 研究员, 院士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 孙昌璞 研究员,院士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 王恩哥 研究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夏建白 研究员, 院士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向 涛 研究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 谢心澄 教授,院士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 詹文龙 研究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
- 朱邦芬 教授, 院士 清华大学物理系
- 2013---2018 Prof. Antonio H.Castro Neto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 Prof. Chia-Ling Chien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USA
- Prof. David Andelman School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Tel Aviv University Israel
- Prof. Masao Doi Toyota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Japan
- Prof. Michiyoshi Tanaka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Measurements, Tohoku University Japan
- Prof. Werner A. Hofer Stephenson Institute for Renewable Energy, The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UK
- 丁 军 教授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Singapore
- 贺贤土 研究员, 院士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 金晓峰 教授 复旦大学物理系
- 李儒新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吕 力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李晓光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
- 沈元壤 教授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USA
- 王亚愚 教授 清华大学物理系
- 王玉鹏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王肇中 教授 Laboratory for Photonics and Nanostructures(LPN) CNRS-UPR20,France
- 闻海虎 教授 南京大学物理系
- 徐至展 研究员, 院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许岑珂 Assist.Prof. Department of Physic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USA
- 叶 军 教授 Department of Physics, University of Colorado,USA
- 张振宇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
- 2015---2020
- Prof. J. Y. Rhee Department of Physics, Sungkyunkwan University Korea
- Prof. Robert J Joynt Physics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USA
- 程建春 教授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 戴 希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郭光灿 教授,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
- 刘朝星 助理教授 Department of Physics,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USA
- 刘 荧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
- 龙桂鲁 教授 清华大学物理系
- 牛 谦 教授 Department of Physics, University of Texas,USA
- 欧阳颀 教授,院士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 孙秀冬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
- 童利民 教授 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学系
- 童彭尔 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系
- 王开友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魏苏淮 教授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 解思深 研究员, 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叶朝辉 研究员, 院士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 郁明阳 教授 Theoretical Physics I, Ruhr University Germany
- 张富春 教授 香港大学物理系
- 张勇 教授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Department, UNC-Charlotte,USA
- 郑 波 教授 浙江大学物理系
- 周兴江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暂无多媒体文件!

《物理学报》
电子邮件:aps@iphy.ac.cn#apsoffice@iphy.ac.cn
电话:010-82649835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三街8号 100190
